目前各項目可以說100%的都是采用植筋技術進行砌體施工的,但作為預算員如果對現場的植筋進行計價呢,根據現場情況也要分兩種情況進行結算計價:
1) 第一種情況
圖紙完全按圖施工時,施工單位為了施工方便,提高模板拆除利用率,在澆搗混凝土時不進行事前預埋,在模板拆除后,進行砌體砌筑之前,在混凝土柱梁內進行植筋的,此種施工工藝是不能計算工程量和計價結算的,這部分費用包含在砌體加固的費用里了,砌體加固是要單獨列項計價的。
現實施工中,如果采用規范規定的預留預埋鋼筋,在模板拆除時,要增加不少人工,且模板容易損壞,采用植筋就可以很輕松的拆除模板,而且模板不容易損壞,大大提高了模板的使用率了。
2) 第二種情況
柱梁板等主體構件已經完成,因為甲方要求或設計變更,需要在已經完成的柱梁板上增加混凝土構件,此時,只能在原來的柱梁板上進行植筋,才能保證增加的構件和原有構件保持整體性,這種情況不是施工單位改變或優化施工工藝造成的工作量,而是由甲方或者設計變更造成的工程量,所有增加構件引起的植筋可以單獨列項進行計價的,但需要注意的是,設計變更僅僅說明在什么位置增加什么構件,并沒有說明具體的施工工藝,遇到這種情況,作為項目預算員要提醒現場施工人員辦理現場簽證單。
確認現場發生的植筋規格,植筋數量,這才是結算的合法依據,否則審計只會認可變更增加的混凝土和鋼筋模板等工程量,至于植筋審計會不認可的,因為審計無法判斷此變更送達時,相關位置的主體構件是否已經完成,是否需要進行植筋的。這個是很多現場施工人員不注意的地方。因為他們不是專業的造價人員,不知道結算的流程和方法,所以,項目預算員適時提醒非常重要。
以上就是華美
工程造價培訓小編為您匯總的植筋的計算方法;感謝您的閱讀;
本文轉自互聯網,如有侵權請于我司聯系刪除;感謝您的理解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