節點:表明建筑細部的構造及做法,在圖紙中,指節點圖或大樣圖
土建建模算量過程中,節點是很難理解,比較占用算量時間的一個過程,常見節點有以下類型:
1、柱與基礎連接部位,基礎插筋錨固的長度范圍內,實際的箍筋數量計算調整,示例:2根
計算設置調整:
2、筏板陽角放射筋
平面圖、節點圖

理解及計算:
平面圖中,墻柱外邊線到板邊的距離,設置比例,測量A、B均為700,則700/200=3.5,取整為4,n=4+4+1,放射筋9根。
每根長度:近似值每根長度相同,墻外長度L,墻內取L和錨固的最大值。L可選取勾股定理計算長度,錨固查找,可在樓層設置錨固,或16G圖集查看。
筏板基礎,其它鋼筋編輯,或表格輸入如下
3、陽臺節點(平面、立面)
繪制及理解:用2-2的切向位置判斷平面位置,節點位置1780距離判斷。平面圖中的跨板受力筋C12@100,對應節點圖中的頂板上鐵。頂板上鐵的水平鋼筋,A8@200,需增加繪制,可用受力筋的面筋定義,最后編輯調整鋼筋形式。
4、梁頂混凝土墻體構造
理解:底部調整抗震錨固長度,頂部的剪力墻鋼筋錨固方向,是向外的,軟件暫時不能向內錨固,但是長度可以調整,左右側長度=墻厚-保護層厚度,墻厚200,保護層15,左右側長度分別為(200-15)/2=85
節點設置調整:
5、屋面上人孔(平面、立面)
理解:平面、立面結合,以間隔尺寸1000作為,先繪制頂部、后繪制底部。
繪制:圈梁定義頂部,頂部尺寸:寬200,高200,水平上部配筋1A6,橫筋C8@200,其它鋼筋編輯。剪力墻定義底部,按相應標高繪制,如下